(1)中国互联网萌芽(1984-1993)
1984年,人与人之间第一次通过“互联网”进行较大规模的信息交换,用户通过电话线连接,以点对点的方式转发信件。全世界第一个BBS网络——美国的一个BBS建站程序『惠多网』(FidoNet)出现。
1987年9月20日,在德国和中国间采用CSNET协议建立了email连接,中国科研人员从中国发出了第一封信,中国开始了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的发展史。
1991年,中国的惠多网“长城”站开通,在当时的“长城”站上,就已经有了马化腾、求伯君、丁磊等人的身影。
(2)中国互联网1.0时代(1994-2000)
从四大门户到搜索,中国互联网1.0时代垫定BAT格局。
互联网用户体量:从1997年的不足30万,到1998年的100万,到2000年的2000万。
互联网代表产品:门户,早期BBS,聊天室,成熟的BBS,QQ,联众,下载类站点。
代表性运营工种:网编,BBS管理员,在线推广,社区管理。
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国家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
1996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瀛海威”诞生, “瀛海威”的广告语: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1997年6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1998年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 ;1998年邮箱普及&第一单网上支付完成;1998年11月腾讯成立,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创立;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先生创立新浪;1999年聊天软件QQ出现,当时叫 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1999年9月9日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1999年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中华网”赴美上市;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3)中国互联网2.0时代(2001-2008)
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从『流量为王』到『用户崛起』的时代。
互联网用户体量:从2200万(2001年)到1.03亿(2005年)到2.98亿(2008年)。
互联网代表产品:2001年至2005年,百度、hao123、各种强制安装插件、番茄花园、淘宝、网游;2005年至2008年,博客、wiki、视频网站、P2P下载、论坛、SNS。
代表性运营工种:2001年至2005年,SEO/SEM、流量分发、QQ群管理、电商运营,『流量为王』时代;2005年至2008年,网络推手、论坛营销、事件营销与传播,『用户』崛起时代。
2001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002年,博客网成立,个人门户兴起;2003年淘宝网上线,后来成为全球最大C2C电商平台,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2004年网游市场风起云涌;2005年博客元年;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泛滥,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2007年电商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2008年中国网民首次超过美国。
(4)中国互联网3.0时代(2009-2017)
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微博时代到微信时代;流量入口从搜索到各种APP分流。
互联网用户体量:从3.84亿(2009年)到6.18亿(2013年)到7.72亿(2017年)。
互联网代表产品:2009年到2013年,各类APP、微博、知乎、微信、团购;2013年到2017年,微信、各类O2O产品、滴滴出行、今日头条、罗辑思维、抖音等自媒体。
代表性运营工种:2009年到2013年,微博运营、社会化媒体营销、各类APP推广;2013年到2017年,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微博运营、社会化媒体营销、各类APP推广。
2009年 SNS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QQ、等SNS平台为代表;2010年团购网站兴起,数量超过1700家,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2011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微信;2012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微信朋友圈上线;2012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2012年双11阿里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这一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2013年余额宝上线,2013年淘宝双十一销售额350亿元;2014年打车软件烧钱发红包,滴滴快的巨资红包抢用户,“互联网+交通”出行;2014年阿里上市之后的第一个双十一571亿元;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当日双十一销售额达到912亿元;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线;2016“魏则西事件”引发网络平台监管责任边界大讨论;2016年,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短视频造就第一网红papi酱;2016年5月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线,已有超过400万用户使用,付费用户超过100万;2016年自媒体百家争鸣,互联网BAT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等纷纷砸金压自媒体平台,(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大yu号、京东号、迅雷号等);2016年天猫双十一狂欢节成交额 1207亿元人民币;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2016年12月3日知识付费掘起;2016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中国第一个知识内容狂欢节,称为“123知识狂欢节”,消费超过5000万;2017年5月17日微信推出看一看,搜一搜。
(5)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截至2018.6)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惠及全民取得新进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微商、新零售、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信息化服务快速普及、网络扶贫大力开展、公共服务(包括在线政务、交通违法、气象、人社、生活缴费等)水平显著提升、人工智能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的新一线城市(查阅『附件:2017年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较为迅速、全面和深入,在公共服务(在线政务、交通违法、气象人社、生活缴费)、购物外卖、教育培训、出行旅游、餐饮娱乐、家政服务、文艺影视、移动支付等各行业、各业态都得到深度应用和渗透,中国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应用和发展已经走在全球的前面,中国一线城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市场体量巨大、行业竞争激烈。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在地理区域上都是逐步下沉的、在行业渗透上都是逐步深入的,受限于“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数量少、行业同比薪资少于一线城市20-30%不等、地域文化/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经济政策的弱势、优秀互联网人才匮乏、消费市场和能力有限、群体的鲶鱼效应等因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二三四线城市还较为缓慢、片面,正在逐步渗透的过程,在传统行业和实体经济的B端(企业端)也正在逐步普及和深化。中国二三四线城市的政府单位的内部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网络化、地域扶贫互联网化等正在大力展开,企业机构的管理深度信息化、业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商业模式互联网创新等正在逐步落地和深化,社会民众互联网应用需求正从传统电商购物和网络影视娱乐逐步延展到本地生活综合服务、移动支付等。中国二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所延展和挖掘出的市场空间还很大,机遇良好,互联网技术应用服务深度拓展正当其时。
综述:
中国互联网经过25年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培育了巨大的经济市场;中国一线城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成果为二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强大的推动力,必将催化孕育新的、强劲的二三四线城市区域市场;企业信息化的极大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的逐步应用,『传统行业』和『实体经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真正拉开了序幕;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应用技术,中国互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市场还有巨大的商机,30年乃至50年的黄金机遇仍然不在话下!